
- 01-07 2025年派位结果公示
- 12-06 辽宁省实验学校附属幼…
- 09-25 2024年辽宁省实验学校…
- 09-20 2024年辽宁省实验学校…
- 08-27 2024年辽宁省实验学校…
- 08-23 2024年辽宁省实验学校…
- 02-14 开学了,警惕诺如病毒
- 02-14 避开这些早期教育误区…
- 11-16 如果你也有儿子,也想…
- 11-16 孩子爱“唱反调”,说…
- 11-16 沈阳警方发布通告:将…
- 11-16 王海英:儿童海报——…
- 11-16 管不好自己的父母,所…
- 11-16 养出一个内心富足的孩…
- 11-16 严查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 11-16 因为这件事一幼儿园停…
- 11-16 李镇西:好的教育与好…
- 11-16 家长们最关心的幼小衔…
- 11-16 教育最大的危险,是一…
- 11-16 好的家庭教育,浓缩为…
- 11-16 暑假孩子到底需不需要…
- 06-11 2022年派位结果公示
- 05-27 辽宁省实验学校附属幼…
- 12-17 传染病预防知识 ——…
- 11-05 什么是垃圾分类
- 11-05 宝宝咳嗽怎么办?
- 11-05 什么是垃圾分类
- 11-05 消防演习 安全牢记
- 10-25 季节交替,孩子易生病…
- 10-22 走进沈飞航空博览园
- 10-13 关于幼儿园食堂“互联…
- 10-11 幼儿园提醒不合格家长…
- 10-11 幼小科学衔接的辽宁路…
- 10-11 幼小科学衔接的辽宁路…
- 10-11 幼小科学衔接的辽宁路…
- 10-11 幼小科学衔接的辽宁路…
有效开展家长工作,搭建家园共育桥梁
家园共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也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环节。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对幼儿教育的贡献量大于幼教机构,它对幼儿的发展,尤其是个性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少家长说:“孩子在幼儿园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但回家后就另一个样了,”这种现象表明,家园在教育上存在着不一致。因此,要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培养好孩子,单靠幼儿园的教育是不够的。
新学期的家长工作,教师既要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又要在实践中加强研究与探索的力度,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策略。提高服务意思、提高服务质量。并能正确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家长认识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 帮助家长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教师和家长均作为教育者,并通过联系、理解建立起相互依赖的关系,进而相互交流、学习,探讨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从而较好的协调和配合,实现同步教育。
一、采用多种形式的沟通方式,得到家长的信任
1.班内老师共同分析、总结每一名幼儿的整体情况,准确把握儿童特点,并能针对性的开展教育。
2.家长会召开的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今后班级工作的进程与效果。同时,也是一次与家长面对面、近距离交流的机会。
3.幼儿个性档案既拉近了我们家园的距离, 了解了幼儿在家的表现和习惯,还让家长更加信任我们的作。
4.在门户网站内建立班级主页,便于家长及时了解班级的动态。
5.电话沟通方便及时、清楚明了,针对个别幼儿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6.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如家长开放日、家长进课堂,不仅让幼儿了解许多方面的知识,也让家长感受到班级的温暖,还有班级“家园共育栏”让家长了解教学进程、育儿信息、班级动态等。
二、教师与家长沟通的策略与技巧
教师在与家长交流的时候常见的问题有:教师始终处于权威地位、沟通的内容往往侧重于孩子的不足 、家长接受沟通的机会不均、沟通时缺乏艺术性。教师再和家长交谈时要遵循两个原则:
1.切忌“告状”式的谈话方法 。
2.和家长沟通要讲究谈话的策略性和艺术性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做好家长工作的关键。
(2)教师必须树立坚定的信念,开展家教指导工作。
(3)开展家教指导工作,要树立良好的服务观。
(4)要与家长保持平等的关系,注重经常性的双向沟通,不要敷衍了事 。
(5)教师要真心理解并欣赏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关爱,不要主观武断。
(6)教师不要评判家长的对于错,要求共识而不争高下。
(7)教师对家长不要只报忧,也要报喜。
(8)教师与家长交谈要注意技巧,不要空头谈论。
三、根据家长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沟通方法
案例一:淘淘挂彩了
中午幼儿午睡时,发现淘淘脸上有条长指甲的印子,看上去像刚划的。教师询问是怎么回事,淘淘只说了是另一个小朋友弄的,别的说不清楚。教师连忙带到卫生室进行伤口消毒。后来在两个孩子的叙事中了解了事情的经过……
当幼儿在园发生意外伤害时:
1.若幼儿不小心碰伤 ,伤情不严重,在离园时先向家长道歉,争取得到谅解。 然后讲述幼儿受伤的经过并告知伤口已采取过消毒等措施。最后让家长在家观察, 若有情况及时与教师联系。
2.若幼儿是因为与其他幼儿发生摩擦致伤,应留下双方家长。先向受伤方道歉, 再讲明经过。教师起到调解的作用,让家长知道各自孩子的不足之处,引导家长和孩子向对方赔礼道歉,争取得到谅解。
3.若幼儿伤口较严重,做好护理措施后,先致电幼儿家长,告知情况,在离园时再详细说明。
4.若幼儿伤情很严重,教师已无法处理,应立即送往医院并同时通知幼儿家长。在当天和其他教师共同前往家访,随后几天电话随访。
案例二:最近宝宝表现怎么样?
强强有些好动,有时与伙伴相处好动手。家长经常会问起孩子的表现,教师先说孩子的优点:“他很喜欢和小朋友玩,喜欢交往不同的孩子。就是有时候发生矛盾时不知道该怎么解决,会忍不住动手。”这样家长会比较容易接受,会和教师一起想办法教育,教师回答说:“他的这个坏习惯我们可以家园一起努力帮他改正,回去不要打他,以免给他树立负面榜样。也可以和他说说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
如何向家长表达对幼儿的评价?
1.先肯定孩子的能力和优点,再用婉转的语气说出不足之处。
2.要善于观察孩子的行为。
3.引导家长要纵向比较孩子,发现孩子的进步之处加以及时肯定。
案例三:不能一味顺应无理要求
妮妮是个任性的孩子,教师发现与爸爸的教养方式有关。爸爸很宠爱妮妮。什么事都听妮妮做主。与爸爸沟通时,爸爸的意思是要顺应孩子的个性发展,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权。这时教师提出看法:“尊重孩子的个性是没有错,但不能一味顺应无理要求。为了今后考虑,当孩子踏入社会时,周围的环境不可能一味的顺应她,需要孩子自己具备适应和调整的能力,你说对不对呢?”
当家长与你的教育理念发生冲突时:
1.教师应满足家长提出的合理要求。但家长提出不尽合理要求时,要坚持原则,用委婉的态度向家长说“不”,并告诉原因,争取得到家长的理解。
2.用自信而又谦和的语气与家长交流育儿问题,站在幼儿发展的角度向家长分析原因,让家长了解教师“一切为了孩子”的用心。
3.认真听取家长的想法,用孩子平时的表现与家长分析孩子的个性特点,找到双方教育方式的平衡点,共同寻求更适合该该幼儿发展的教育方式。
案例四:塞纸巾事件
平平的姥姥反映说:“昨天平平回家和我说小朋友在睡觉时把餐巾纸往她的鼻子里塞。这太危险了,怎么老有人欺负我家平平。”教师听后虽然觉得事情可能并不是这样的,但也马上询问了看睡教师。看睡教师说当时是因为平平流鼻涕,旁边的莉莉去拿纸巾来帮她擦,确实有往里塞的动作,但马上被老师制止了。姥姥听后情绪平稳了并说不要有其他想法。这时教师说:“不会的,有什么事情很欢迎家长第一时间向我们反映,这样很好,免得心中以后有疙瘩。不过平平比较敏感,有时候小朋友对她没有恶意的。我们以后也会多注意,告诉她有什么事情可以马上和老师说。”
当家长听取孩子的一面之词,对教师产生质疑时:
1.要向家长解释事情的经过,告诉家长这样做的原因。
2.教师 要做有心人,能收集论证事件帮助家长认识事物的本质,用专业的理论帮助家长认识孩子的年龄特征。在描述事情的时候可能会加入想象的成分,同时分析孩子话语背后的真实想法。
3.当教师没有发现幼儿的某些状况而幼儿回家诉说时,首先要向家长表示道歉,承认自己可能某些原因疏忽了。然后询问孩子事情发生的经过,告诉孩子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情要先跟老师说,老师会及时帮助解决的。同时也告诉家长,欢迎及时反馈幼儿的情况,以免家长心中留下疙瘩。
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家长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因此,重视家庭教育,做好家长工作是幼儿园每个教师的重要职责,做好家长工作最终目标,就是要促进幼儿发展。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注意多种沟通方式的互相补充,灵活运用,提高工作成效,取得家长的满意和信任,家园合作就是一件轻松而又愉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