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3-03 2025年新小班分班公告
- 01-07 2025年派位结果公示
- 12-06 辽宁省实验学校附属幼…
- 09-25 2024年辽宁省实验学校…
- 09-20 2024年辽宁省实验学校…
- 08-27 2024年辽宁省实验学校…
- 08-23 2024年辽宁省实验学校…
- 02-14 开学了,警惕诺如病毒
- 02-14 避开这些早期教育误区…
- 11-16 如果你也有儿子,也想…
- 11-16 孩子爱“唱反调”,说…
- 11-16 沈阳警方发布通告:将…
- 11-16 王海英:儿童海报——…
- 11-16 管不好自己的父母,所…
- 11-16 养出一个内心富足的孩…
- 11-16 严查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 11-16 因为这件事一幼儿园停…
- 11-16 李镇西:好的教育与好…
- 11-16 家长们最关心的幼小衔…
- 11-16 教育最大的危险,是一…
- 11-16 好的家庭教育,浓缩为…
- 11-16 暑假孩子到底需不需要…
- 06-11 2022年派位结果公示
- 05-27 辽宁省实验学校附属幼…
- 12-17 传染病预防知识 ——…
- 11-05 什么是垃圾分类
- 11-05 宝宝咳嗽怎么办?
- 11-05 什么是垃圾分类
- 11-05 消防演习 安全牢记
- 10-25 季节交替,孩子易生病…
- 10-22 走进沈飞航空博览园
- 10-13 关于幼儿园食堂“互联…
- 10-11 幼儿园提醒不合格家长…
- 10-11 幼小科学衔接的辽宁路…
- 10-11 幼小科学衔接的辽宁路…
- 10-11 幼小科学衔接的辽宁路…
倾听幼儿的心声—“我们需要爱”
每个孩子,都期望得到老师的爱,他们如同一棵刚出土的幼芽,需要雨露的浇灌,因此幼儿教育的前提就是付出爱,而且爱还要让幼儿感受到。不仅对某些幼儿表示关爱,还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感受到爱。
其实孩子的内心很纯真,无论是性格内向或是开朗的孩子都是需要教师的关爱,有时候我们往往为了照顾性格内向的幼儿忽略那些开朗优秀的孩子。有一个例子突然让我意识到了“关爱”对于每个孩子都是或不可缺的。
我班有一个孩子平时自理能力十分强,活动中的表现很突出,这么优秀的孩子有一段时间总是出现“老师,我不会做”“老师,教教我”这种恳求的语言,甚至在午睡脱衣服的时候总是让我帮帮她,我不理解,这个孩子平时这些事情都是可以独立完成甚至可以帮助其他小朋友,为什么最近总是让我帮忙?后来与她进行了促膝长谈,才找到其中的小秘密。原来她看我平时这样帮助其他小朋友时亲热地靠着我,还说悄悄话,令她很羡慕。其实她需要的并不是老师的帮助,而是需要一种老师的关心她的心理安慰,由于平时的优秀老师可能很少给予她帮助,让她很“向往”被老师关爱,所以每个孩子都是需要老师的关注与呵护。不仅仅教师需要付出,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个启蒙老师,也要对子女付出关爱,但不是溺爱。即使工作的压力使你很疲惫,也要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他们有时候需要的并不是多么贵重的礼物,而是一个故事、一个拥抱、一起吃饭看动画的时光。孩子和我们都是平等的关系,我们应互相尊重,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其实孩子的内心很脆弱,在大人的眼里看起来微不足道,孩子却很在意。对待孩子的教育一定要讲究方式与方法,作为教师,热爱孩子只关注教学是不够的,应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多听听他们的心声,多与家长沟通才能起到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桥梁作用。
还有一种孩子挫败感很重,接受挫折的能力差。每当遇到小挫折或是困难都会流泪,,这样的孩子自尊心强,可如果接受不了挫折与困难的事实,就会打击他的心灵,形成脆弱的性格特征。其实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或大或小,或多或少,如果在幼儿时期,坚强的人格没有形成,也许会被挫折打击的体无完肤,孩子终究要步入社会,不可能永远被父母保护在羽翼下,所以要锻炼孩子接受挫折的能力,教师遇到这类孩子,要及时给予关爱和引导。
在失败面前积累教训,在成功后享受快乐,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孩子需要挫折教育,失败和困难是人生成长阶梯所需的垫步石,但有一点需要注意,面对低龄幼小孩子挫折教育需要一个“度”,挫折教育是必需的,对于年龄偏小的幼儿还是应以掌声和鼓励引导为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孩子在情绪与心理方面的健康成长比学会更多知识技能更重要。低龄幼儿需要挫折,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有自信地面对新鲜事物,在孩子面对失败而哭泣时,不要指责不要着急,而是蹲下来给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他比赛的性质就是有赢也有输,可是一次的失败不代表一辈子的失败,而是要通过努力去赢得喝彩,从而战胜困难。儿童心理学的一些研究者认为,儿童生活的环境最好是平稳而少曲折的,这样的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冲击比较小,儿童容易适应,有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吵架、离婚,教师责骂、体罚,同伴的拒绝等,会使儿童产生紧张、焦虑、悲伤、恐惧和自卑等消极心理。
这个理论听起来似乎和我们的主题——让幼儿体验挫折是矛盾的,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第一,生活中,我们无法避免地要遭遇大大小小的挫折情境,每个人都如此。常见的小挫折包括:上班时差几秒钟没赶上公共汽车而只好在车站等很长时间;工作中偏偏碰到一个脾气古怪的合作者;考试没考好,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无法选择的挫折情境。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样,吃饭时不小心把碗打翻了,上厕所时不知怎么尿到了裤子上,这些事情的发生也是那么不可预料。所以,我们不能避免生活中的曲折,而是要学会应对生活中的曲折。
第二,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成人要给予恰当的引导和帮助。就像我们不会把一个新生儿放到野外的恶劣环境中,让他们经受风吹雨打,任他们自生自灭一样;在孩子遇到精神和心理上的风雨时,我们也应该提供温暖的支持。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的挫折事件是不受欢迎的,但是我们不能阻止它的发生;当挫折事件发生后,如果幼儿能够勇敢地面对它、自信地解决它,那么挫折事件反而是孩子成长的契机。适当的挫折教育,能使孩子获得受用一生的心理素质:不怕挫折、敢于面对挑战!
其实每个孩子出现的不同行为表现都是潜在的心理需要,无论是出现的异常行为,优秀却需要帮助,挫败感很强,不与其他幼儿交流交往,这些都表明他们需要关爱,希望引起大人的注意。作为教师要把爱给予每一个孩子,没有偏爱,平等对待,让每个孩子的心里都觉得很温暖,这样孩子们就不会用偏激的行为引起老师的注意,因为他们的心里已经得到满满的幸福。
幼儿的心灵就像一个嫩芽,等待爱心的灌溉,在成长路上难免遇到风吹雨打,我们要教给幼儿的不是退缩或等待,而是学会在风雨中舞出最美的回转。我们的关爱与呵护是一把保护伞,看到孩子们茁壮成长是作为教师的我们最引以为豪的,希望作为教师和家长的我们可以停下脚步,看看孩子需要的是什么,要经常倾听幼儿的心声—他们需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