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辽宁省实验学校 / 保健园地 / 正文

冬季饮食健康常识

    冬季,气候寒冷,阴盛阳衰。
    首先应保证热能的供给。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冬天,又是蔬菜的淡季,蔬菜的数量既少。因此,往往一个冬季过后,人体出现维生素不足,如缺乏维生素C、并因此导致不少老人发生口腔溃疡、牙根肿痛、出血、大便秘结等症状。其防治方法首先应扩大食物来源,冬天绿叶菜相对减少,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
    现列出以下几点具体注意事项:
    1.冬季饮食巧调理,多补充热源食物
    2.多补充含蛋氨酸的食物
    3.适量补充无机盐,医学研究表明,人怕冷与饮食中无机盐缺少很有关系。专家建议冬季应多摄取
    4.多吃含VB2、VA、VC的食物
    5.不要喝过热的饮料
    6.不宜经常食用砂锅菜
    7.吃火锅要烫熟才吃
    8.根据食物中所含营养素的不同,冬季膳食应具有以下特点:
    多吃主食,适当吃点羊肉、鹌鹑和海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称为产热营养素。
    怕冷与缺少钙和铁有关。含钙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带、紫菜、贝壳、牡蛎、沙丁鱼、虾等;含铁的食物则主要为动物血、蛋黄、猪肝、黄豆、芝麻、黑木耳和红枣等。动物肝脏、胡萝卜可增加抗寒能力。
    海带、紫菜可促进甲状腺素分泌,产生热量。含碘丰富的食物是:海带、紫菜、发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芝麻、葵花子能提供人体耐寒的必要元素。寒冷天气使人对体内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过转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适应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因此,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制品、酵母、叶类蔬菜等。
    此外,冬季要忌食或少食黏腻、生冷的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阴,易使脾胃中的阳气受损。
    冬季是饮食补养的最好季节,正如俗话所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冬天又是年节频至的季节,元旦、春节均在其中。不少家庭常常是冰箱塞得满满的,而且剩饭不断。须注意,冰箱并非保险箱,经常吃剩饭对健康十分不利。即便是严冬,也要讲究饮食卫生,以防病从口入,“夏病冬发”。由于咸味入肾,可致肾水更寒,有扰心阳,故冬季应减少食盐摄入量,并切忌生冷、寒凉食物,以免“雪上加霜”,损伤人体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