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教育·双减】删繁就“减”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高年部“常态落实‘双减’,实现轻负高质”主题教研活动(三)

独行快,众行远

为了众筹教师智慧,优化主题教研,助力以备课组为单位的教研团队在新课标背景下教研能力的再提升,依托于辽宁省教育学院各位教研员的鼎力支持,辽宁省实验学校高年部五个教研组九个学科备课团队,从10月27日至11月30日,进行了“常态落实‘双减’,实现轻负高质”主题教研活动。通过主题教研,探索“双减”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科学设计作业、精准反馈作业的措施,将“双减”工作有效落地,助力每一位师生的发展。

精彩回放,现在开始。数学学科教育教研室的主题教研来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展示,各具特色

八年备课组的杨峥老师执教《一次函数与三角形的面积》专题课,她首先借助研学案布置前置性作业,课上通过三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发现坐标系内任意三角形面积的求解方法,问题设置由浅入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不断提升,增加思维深度,明白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思想。课上借助交流、质疑、汇报等方式进行合作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进而探究出最优解决方法。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评课研讨,各抒己见

卢宗凯老师在评课中认为,本节课有效追问和数学思想的灵活运用都是本节课的亮点,本节课中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随后卢老师抛出了在教学环节中能否使用的一个真命题,引发了大家积极的讨论。胥晓庆老师作为赤山校区高年部的数学教研组长,她在评课中认为作为代数几何综合专题课,教师对学情的把握很到位。教师的提问紧扣学生认知范畴,适当地启发引导,使师生、生生之间产生了思维碰撞的火花,学习的重难点就在这一张一弛中得以突破。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成果交流,各有千秋

卢宗凯老师做了《做好“双减”政策下的数学教研活动》主题分享,强调优化教师课堂提问策略为核心,以实现学生思维进阶为目的,通过数学学科的教学研讨,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潘悦老师代表数学学科教育研究室做了《删繁就“减”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主题分享与专业引领。她分别从我们的思考、我们的实践、我们的反思、我们的愿景等四个方面对双减形势下如何进行作业设计与管理进行汇报。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引领指导,各领风骚

辽宁省数学教研员赵桂芳老师对团队进行引领指导,她充分肯定了这节课将转化的数学思想巧妙地设计在整个的教学活动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学”,然后赵老师用讨论的方式,启发并激励我们数学教师要关注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与对策,并讲了对本节课内容她的一个绝妙的处理方法,令全体数学老师醍醐灌顶,引领大家更多的思考。

结语

作  者: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