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教育·双减】删繁就“减”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高年部“常态落实‘双减’,实现轻负高质”主题教研活动(七)

独行快,众行远

为了众筹教师智慧,优化主题教研,助力以备课组为单位的教研团队在新课标背景下教研能力的再提升,依托于辽宁省教育学院各位教研员的鼎力支持,辽宁省实验学校高年部五个教研组九个学科备课团队,从10月27日至11月30日,进行了“常态落实‘双减’,实现轻负高质”主题教研活动。通过主题教研,探索“双减”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科学设计作业、精准反馈作业的措施,将“双减”工作有效落地,助力每一位师生的发展。

精彩回放,现在开始。历史学科的主题教研来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展示,各具特色

杜方园老师执教《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她采用可视化教学方式,以课程标准为核心,围绕“丝绸之路的开辟”这一核心内容,从“通西域铭英雄壮举”“探丝路看文明交融”到“赞今朝 续丝路传奇”,将知识化零为整,在教学中随学随练,注重对教材材料习题的运用,给大家呈现了一节内容丰富、独具匠心的常态课。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评课研讨,各抒己见

石有博老师针对这一课进行了评价与引领,他紧扣双减核心要义,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如何更好地运用教学语言、如何做到重难点突出、如何更好地循序渐进,用“沉浸式课堂”引领同学们身临其境,教学相长。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成果交流,各有千秋

黄伟老师做了《教师教的好,会玩很重要》主题分享,他提到,要提升教学质量,教师要会“玩”。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提升课堂效率。他以自己给五六年级学生讲“抗美援朝”这一事例给大家分享了他的教学经验,引人入胜。

朱子香老师做了《基于“双减”和新中考背景下的历史教学》主题分享。她从“我们的实践、我们的思考、我们的困惑”三个角度介绍了对历史学科的常态教学、作业设计以及对新中考的困惑与思考。她认为扎实的常态备课、踏实的课堂教学、务实的质量分析、盈实的作业设计是落实双减、轻负高质的重要抓手。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引领指导,各领风骚

辽宁省历史教研员付军主任深入教研细倾听,高屋建瓴精点评。她认为本课教学设计前卫、课件新颖、重难点突出,对成长中的教师有借鉴导向作用。付主任运用思维导图,从大单元教学的角度对本课进行了重新架构,她以课标为中心,给大家详细讲解了如何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课标知识,如何加强学生落笔。她说,真正的减负高效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对于知识的扎实掌握。随后付主任高度肯定了共读一本书这一活动设想,还和历史组老师分享了她读的一些好书,鼓励大家共建学习型教研组。

结语

作  者: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