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教育·双减】删繁就“减”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高年部“常态落实‘双减’,实现轻负高质”主题教研活动(六)

独行快,众行远

为了众筹教师智慧,优化主题教研,助力以备课组为单位的教研团队在新课标背景下教研能力的再提升,依托于辽宁省教育学院各位教研员的鼎力支持,辽宁省实验学校高年部五个教研组九个学科备课团队,从10月27日至11月30日,进行了“常态落实‘双减’,实现轻负高质”主题教研活动。通过主题教研,探索“双减”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科学设计作业、精准反馈作业的措施,将“双减”工作有效落地,助力每一位师生的发展。

精彩回放,现在开始。物理学科的主题教研来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展示,各具特色

八年物理组的李民老师执教《密度》一课,她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将抽象物理知识实物化、情境化,通过小组合作、以探究实验为载体,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在组内和组间交流分享实验数据和图像,从而水到渠成地理解密度概念,并通过计算学校运动会金牌的密度,学以致用,将课题延伸到课后自制“鸡尾酒”的综合实践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评课研讨,各抒己见

物理备课组长段老师认为本课堂设计新颖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物理学习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王立坤老师在评课中认为,李民老师从定量实验数据进行不同物质质量体积图像的对比引出密度概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过计算和鸡尾酒分层巩固新知。总体来说,本节课是一节成功、精彩的概念课。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成果交流,各有千秋

关乃杰老师做了双减政策下“实践活动设计与开展”的分享,分别从目标、核心、内容、方向、形式几个方面逐渐展开。通过大量的活动纪实体现实践活动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于雯老师针对物理团队作业设计的前提性、设计性、精准性、多样性、一贯性进行了解读,其中“基于二维码平台对作业进行管理”的弹性作业,是物理团队作业管理的一大亮点。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引领指导,各领风骚

辽宁省物理教研员孙莉老师对团队进行引领指导,孙老师听完整个教研活动欣慰地表示,实验学校的孩子是幸福的、幸运的,也是眼里有光的,希望每一名实验人呵护好孩子眼中的乐学之光,让孩子可以走得更远。

孟春风副校长对孙老师的莅临表示感谢,孟校长从专业教师角度和管理者角度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提升,让大家深切感悟,轻负担高质量的前提是课堂高效,希望物理团队不断丰厚素养,不断进行探索,凝结团队智慧,发挥物理团队优势,引领一方!

结语

作  者: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