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辽宁省实验学校三位教师课例获评“省级实验精品课”

在辽宁省2022年中小学实验精品课遴选活动中,我校推送的三节课全部获得省优课。

关乃杰老师执教的《我做排风设计师——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张菁山老师执教的《让小车动起来》荣获省一等奖;邱忠旬老师执教的《强身健“体” “数”我最棒》数学项目式实验课荣获省二等奖,三节课将继续参评部优课。

秉承“五育融合 整体育人”教育理念,三位老师认真研读新课标的主要变化,深挖教材,坚持以素养导向,探索教学方法,完成实验课的创新教学。三节课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优化实验环节,鼓励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课堂活动的参与中体会到“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的思想。

关乃杰老师执教的《我做排风设计师——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选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四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立足新课标,以任务为驱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通过前置学习任务的完成,使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通过传感器的验证,使学生明确探究结论的准确性,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自信心;通过现象的解释,令学生体会到物理是有用的;真实情境下问题的解决更好的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诸多因素全面考虑的良好思维习惯,让学以致用的思维真正在模拟中得到了实践。从知识学习到知识理解再到知识运用,学习梯度逐渐上升,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张菁山老师执教的《让小车运动起来》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第一课。本课的教学设计立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基于学情前测找准学生“可利用的经验”,设计来自真实生活的实验情境,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思维型科学探究实践,形成科学观念。通过观察、思考、实证和研讨,使学生认识力的基本作用;借助用重力拉动的小车“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之间的关系”的科学问题,将“转化”的思想融入实验设计中,突破难点;而后对已有经验迁移应用,以“制作调试一辆准时进站的小车”这一真实情境中的挑战性任务,驱动学习实践,获得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的增长。通过实验教学的精心设计,帮助学生逐步修正“迷思经验”,获得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意识到要用实验数据作为证据的重要性,最终达成严谨、求真的科学精神,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

邱忠旬老师执教的《强身健“体”,“数”我最棒》项目式实验课立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综合与实践领域下,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整合数学、体育与生物学科的知识和思想方法,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思考和表达,解决和阐释现实问题。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实际情景中提出体育运动与心率关系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数据分析探索数据模型;在实践交流中设计实验过程和解决方案,最终得到符合背景的模型进行成果展示。通过这样的活动,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提高发现与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感悟科学的运动,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双新”背景下实验课的设计需要运用科学严谨的教学理念、精准定位学习目标、精心选择学习方法。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环节过渡,才能呈现出一节节各具教学特色、教学艺术的实验精品课。三节精品课充分体现了我校学本•尊重文化课堂,以及教师对提升学生实验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


作  者: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1日